六盘水住建议复字〔2022〕16号
江洪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认真办理,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六盘水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试行)》出台实施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结合我市实际,2022年6月16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六盘水府办发〔2022〕6号)(以下简称《措施》)出台实施。《措施》结合当前我市房地产市场运行实际,从4个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针对性措施,一是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加大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支持力度,鼓励银行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20%首付政策。强化公积金缴存职工购房支持力度,建立以公积金增值收益贴息机制,允许省内外市缴存公积金职工在我市购房时使用公积金贷款。二是完善市场合理供应结构。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及棚户区改造进程,允许将返还实物房源(安置房源)纳入土地出让方案,对于已出让尚未建设的商品房用地,可以适当放宽“商改住”或降低商住比例。已建设未销售非住宅用房,经审批批准可变更为租赁住房,推进消化库存。三是支持企业流动性需求。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信贷支持,保障其合理资金需求,允许使用保函替换等额预售监管资金。建设用地竞买保证金按最低比例(挂牌起始价20%)执行,允许按挂牌起始价成交。四是持续优化房地产市场环境。严格建设用地使用权净地出让,保障项目顺利启动建设,提升项目审批及政务服务效率,推行房屋网签备案、缴税及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继续加大房地产市场乱象整治工作开展力度,净化房地产市场环境。
《措施》出台后,将进一步强化、丰富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有利于全面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调控机制,能更好地释放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助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按照《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关于印发〈六盘水市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我市持续多方位全面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工作。按照国家、省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六盘水市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六盘水府办发〔2019〕5号)、《六盘水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管理办法(试行)》(六盘水工改办通〔2020〕11号)等文件要求,将工改工作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按照“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成本最低”的营商环境目标目标服务市场主体。二是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国发〔2021〕7号)以及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落实建筑业“证照分离”改革衔接有关工作的通知》(黔建建字〔2021〕121号)的相关文件要求,自2021年7月1日起建筑业企业施工劳务资质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目前已经完成劳务资质备案66家。三是加强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监管。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国发〔2021〕7号)要求,自2021年7月1日起,停止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审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按照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开展业务。四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提升“一云一网一平台”。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并于2019年12月底正式运行,系统将全市21个部门、76家单位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开展审批工作,覆盖了市级有关部门、各市(特区、区)、六盘水高新区的项目审批,满足项目单位、审批部门、监管部门等多方使用需求。截至目前,系统共登记工程建设项目1872个,办理审批事项数量2650件。办理事项部门接入率为82.67%。五是推进政务服务全程网办,加强政务服务引导及服务。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六盘水府办发〔2019〕5号)要求,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全部实行线上办理,在综合服务窗口为申请人提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咨询、指导、协调和代办等服务,帮助企业了解审批要求,提供相关工程建设项目的申请材料清单,提高申报通过率。为解决系统重复录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了工改系统与政务服务网融通协作机制,预计在2022年6月底,实现互联互通。
三、“问题楼盘”处置化解取得成效
2021年9月30日,我市成立由市委书记李刚、市长张定超任组长的“问题楼盘”排查化解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冯晓明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副市长方裕谦任常务副主任,正式启动了“问题楼盘”排查化解专项整治工作,各区(市、特区)党委政府相应成立“问题楼盘”工作专班,负责属地范围项目化解工作。整治工作启动后,一是从住房城乡建设及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有计划有步骤全面推进全市100个“问题楼盘”的化解工作,制定“一楼一策”方案,建立“一楼一档”,派发任务交办通知。二是针对占全市“问题楼盘”总量的68%的已入住未办证类“问题楼盘”,按照“容缺验收、证缴分离、管办并举”原则,印发《已入住类“问题楼盘”办理不动产登记工作细则》(六盘水楼治办发〔2021〕1号),推进化解办证类“问题楼盘”有序进入办证程序。截至目前,已化解57个。三是建立“1+5+N”工作机制,即1个领导小组办公室+5个常设工作部门(市信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司法局、市人防办)+N家相关单位(动态增减属地政府、法院、公安、综合执法等部门单位),统筹部门职责形成合力,强力推进处置工作。四是针对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原因形成的问题楼盘,根据存在问题实际,研究制定“四诊”工作法逐步推进化解,分别以“急诊”、“问诊”、“分诊”、“会诊”分类处置。截至目前,已有94个“问题楼盘”得到妥善化解,其中:已入住类66个,逾期交房类4个,停工类21个以及其他类3个。
剩余6个未化解“问题楼盘”主要涉及资金链断裂、债务繁杂、司法诉讼频发等难以通过共性措施处置化解的个性问题,将有针对性的采取分类处置方式逐步推进,加强与各市(特区、区)、六盘水高新区沟通对接,加大统筹调度力度,结合现状创新思路找准路径,全力推进剩余“问题楼盘”的化解工作。阶段性的专项排查处置化解工作着眼“消化存量”,解决的是严重影响民生的突出遗留问题,“遏制增量”才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终极目标,重点是推动各部门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以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的流程约束和指导房开企业依法依规实施项目建设,彻底杜绝“一手化解遗留问题,一手产生新遗留问题”的恶性循环。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以全市“问题楼盘”排查化解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从我市房地产领域现状出发,结合实际,以“督导落实确保成效、严防变量保障建设、紧防增量长效监管”三个方面作为工作目标制定相应工作方案,让该项工作不仅仅落在阶段,更要着眼长远,力求有效根治我市房地产市场乱象。
四、持续优营商环境建设,助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按照国家、省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六盘水市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六盘水府办发〔2019〕5 号)、《六盘水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管理办法(试行)》(六盘水工改办通〔2020〕11号)等文件要求,持续优化审批制度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为房地产开发等市场主体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一是加强对涉企的市场准入和行政许可等法律法规及文件的清理,对于设置不规范、不合理的,善于听取企业建议,及时研判进行科学合理调整,破处制度壁垒。二是按照《六盘水市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六盘水府办发〔2019〕5 号)、《六盘水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管理办法(试行)》(六盘水工改办通〔2020〕11号)等文件要求,持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压缩时限、提升效率。1.开展线上审批,杜绝“体外循环”。将全部21个行业部门共53项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工改系统线上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截至目前,系统共办件2600余件。2.大力压缩项目审批时限。将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由原80个工作日压缩至46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原61个工作日压缩至37个工作日,带方案出让用地的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原43个工作日压缩至24个工作日,小型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原57个工作日压缩至27个工作日,减少办事企业时间成本。3.细化工程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制定了政府投资类项目(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一般社会投资类项目(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小型社会投资类项目(仓储、厂房)、带方案出让土地的社会投资类项目、简易低风险类项目等10类“主题式”审批流程。4.大力精简申请材料。通过在系统建立申请材料资料库和证照库,将系统重复的申请材料由系统自动引用或由业主和部门调取,在保障了审批事项法定申请材料的完整性的同时又减少了办事企业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共减少申请材料39项。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随着审批制度的持续优化,房地产市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五、完善银企交流机制,保障房地产业合理资金需求
房地产资金密集型行业属性,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必然与金融政策紧密相连,银行金融机构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一是普惠小微贷款继续保持“量增、面扩、质提、价降、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5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3.69亿元,同比增长27.46%,高于同期各项贷款余额增速15.95个百分点;支持普惠小微经营主体达3.71万户,较年初新增0.47万户,同比增长25.35%;普惠小微贷款不良贷款余额3.89亿元,较年初减少0.27亿元。1-5月,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72%,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余额70.73亿元,同比增长50.48%,余额占普惠小微贷款38.51%,同比提高4.66个百分点,信用贷款占比明显提升,结构逐步优化。二是积极搭建“政金企”对接平台。为加大金融在各行业领域的支持力度,六盘水市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与融资需求主体共同建立六盘水市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搭建“政金企”沟通交流平台,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及融资需求主体共同召开政金企融资对接会,提高金融服务供求双方对接效率,及时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今年以来,市金融办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围绕“三大战略行动”“四化”等重点领域项目有效融资需求,省、市、县同步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为全市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提供精准有效的金融服务。3月21日—4月2日,通过2022年六盘水市春季金企融资对接活动周,共向银行机构推荐项目233个,涉及融资需求372亿元。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07个,涉及融资需求108.41亿元。签约项目88个,签约金额60.36亿元,切实保障企业合理资金需求。
2022年8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董来丽;联系电话:0858-8225187)